大河网讯 七月的龙子湖畔,绿荫如幄,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第三届“故园花开 待燕归来”校友返校周活动,于这芬芳馥郁时节温情启幕。白发恩师、青春学子与新朋老友自四方归来,欢声笑语中,百年园艺殿堂以蓬勃生机与五代传承的绿色使命,拥抱每一位归家的“燕子”。
赤子反哺,沃土情深暖故园
龙子湖畔,暖流涌动。信阳潭上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的捐赠,如同盛夏里的一股清泉,为此次返校周注入了浓浓的桑梓情谊。
仪式上,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郭战伟深情赞许校友李亚磊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怀——离校多年,他躬身乡村振兴的身影,正是对母校“明德自强,求是力行”校训最滚烫的践行。这份源于根脉的馈赠,像一粒饱含希望的种子,必将催动更多农大学子,将青春的智慧深扎中原沃野。
“回想在河南农大求学的七年时光,是学校教会我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说话时,李亚磊的眼中闪烁着坚定,这份坚定也正如他所思、所想、所做那般,“用这片叶子(茶)唤醒家乡的生机,就是我们农大人扛在肩头的使命。”
五代耕耘,赓续绿色兴农使命
从校友李亚磊反哺故土的“这片叶子”,到五代园艺人共同守护的绿色梦想,农大人对土地的深情与使命,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每一代园艺人都有独特的使命,但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让土地更高效,让农民更富裕。”作为第五代园艺人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副主任赵仁亮是这条“绿叶传薪”路上的实干者,其主导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已在豫陕田间扎根、抽穗、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我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优’。通过品种改良和智能管理,让消费者吃到更优质的果蔬、品尝到更生态健康的茶,这就是第五代人的责任。”赵仁亮目光灼灼。
当天,赵仁亮还分享了茶学系“三茶统筹”的生动实践:课堂搬进信阳茶山的青翠垄间与现代化车间,在产教融合中培育出省级一流课程;组建科技服务团直插企业痛点,精准“把脉开方”……
从实验室到茶山,从论文到茶杯,农大茶学人正以科技深耕,让“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愿景在新时代绽放,助推这缕源自中原的茶香飘向世界。
群贤聚力,茶香袅袅绘新篇
当那缕源自中原,承载着五代人智慧与汗水正飘向世界的茶香,萦绕在座谈会现场时,园艺学院的未来图景也在群贤智慧的交融中徐徐展开。
座谈会上,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郑先波勾勒了学院的发展宏图:“作为中原园艺高等教育的百年根基,我们熔铸‘教学固本、科研强翼、产业砺行’的育人丰碑。”他细数学院枝繁叶茂的根基:涵盖果树、蔬菜、设施农业、茶学、观赏园艺的五大教学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与6个省部级科研重器,构建起贯通“本-硕-博-博士后”的坚实人才阶梯。特别是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0余项,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血脉,主导制定并发布16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成为驱动河南果蔬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农业强省注入澎湃动能。
“母校欣欣向荣令人振奋,作为校友深感自豪。愿母校再谱新篇,也盼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常聚,共续同窗情谊。”园艺学院01级校友、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丁小涛感怀于母校今日之蓬勃气象,由衷赞叹道。
这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在场校友的共同心声。接过这份对母校的深情与期许,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书记秦素玲动情总结道:“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坚实的依靠,希望大家在‘我和我的农大’时代使命的感召下,厚植‘五个一’家校情怀,凝心聚力,共谱园艺学院发展新篇章。”她的话语点燃了现场共谋未来的热情,也道出了全体心声。
此次返校周实为一次精神的归航与力量的凝聚。那深植于血脉的乡土情怀、五代相传的兴农使命、共绘新篇的灼灼目光,在此交汇、激荡,熔铸成“农大人”协同发展的磅礴新动能。(文/洋洋 图/聂梅)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网眼查-国内十大杠杆炒股平台-配资在线-炒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